近8成職場人的轉折點發生在30至35歲這個階段,錯過了這個職場黃金時期,我們再想實現職場逆襲,難度就高了很多、概率也低了很多。
那么,如何抓住這個黃金階段,實現自己的職場躍升?請看本文~~
作者:劉艷艷
ID:YouCore(ID:YouCore)
領英發布的《Linkedin:2018職場人轉折點報告》中提到:
職場人的人生轉折點在27歲到30歲之間達到小高峰,于31歲到35歲之間達到大高峰,近8成職場人的轉折點發生在30至35歲這個階段。
而35歲之后職場轉折點的機會迅速下跌,直至接近于0。
這就意味著,如果你沒能在27歲到35歲之間抓住轉折機會向上晉升的話,后面就要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和代價,才能獲得本可以更輕松得到的機會,甚至可能是再無機會。
既然27歲到35歲這個年齡段如此重要,那我們應該做些什么,才可以提高抓住機會的概率呢?
如果你能做到以下三點,那你基本就抓住向上的趨勢了:
1、擴大差異化優勢
2、強化可遷移能力
3、放大人脈的力量
-01-
擴大差異化優勢
我有一個工作了15年的遠房表姐,大專畢業后在一家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做美工。
公司剛開始是跟移動和聯通合作,做增值業務的,比如2G時期的各種手機在線游戲、彩鈴業務等。
作為一個新興高技術行業,員工里有能力的產品經理和資深開發人員一大把,她作為公司最底層的美工,又沒有學歷優勢,基本看不到什么晉升的機會。
但5年前,在她34歲的時候,她卻晉升為子公司的副總經理了,去年又晉升為公司總經理。
她是怎么做到的呢?
無它,她就是利用了自己在公司時間長,對所有業務都熟悉的優勢。
她在擔任公司美工時,積極地給公司各種內部IT系統設計界面,哪怕有一些系統原先不需要她設計,她也主動加班幫其他美工一起做,趁機了解各個系統,而且跟IT部門建立了很好的關系。
同時,她還要給公司發布在移動夢網的產品設計首頁和制作各種圖片,趁機又對公司的各種產品做了了解,而且跟產品經理們和運營商的人員也建立了聯系。
后來,因為移動互聯網興起,運營商的增值業務快速走下坡路,公司的產品經理和開發人員都趕著離職,但她卻選擇留下來陪著公司做業務轉型。
因為她對公司原有的IT系統和產品都熟悉,知道公司轉型有哪些資源可以復用,而且她在公司的時間又是除了總經理外最長的,后面自然就被提拔為副總經理了,總經理離開后她又順其自然地接任了總經理。
我這個遠房表姐的經歷告訴了我們,只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優勢,能夠有意識地不斷去深化它,哪怕你學歷偏低、職位起點不高,也一樣能在35歲前抓住屬于自己的機會。
具體如何做呢?你按下面兩步來就可以了。
步驟一:找到優勢
工作到27歲到35歲的時候,人人都一定有自己的某些差異化優勢。
尋找自己的優勢時,不要只局限在專業技能上,要廣泛地思考自己所處的獨特環境、可能擁有的獨特資源、跟他人不一樣的經歷,以及自己的外在相貌和內在素質等。
比如,即使像我表姐一樣只是在一家公司呆的時間足夠長,那也是一種優勢。
步驟二:擴大優勢
找到自己的優勢后,就要堅定不移地將這個優勢擴大下去。
比如,如果你發現自己是一個慢熱但有韌性的人,就可以選擇一個行業深耕或某個技能持續專研下去,堅決不貪多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是學習新知識很快但掌握后就容易厭倦的人,就可以選擇做需要不斷拓展知識和技能邊界的工作。
但無論你的優勢是什么類型的,你都需要在選定的方向上聚焦和不斷去尋求更高的挑戰。
27歲到35歲的人,相較于剛進入職場的小白,最大的優勢就是隨著時間積累出來的各種優勢,但如果你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,那就沒有所謂的優勢可言了。
比如,在主業外做副業的做法就不太可取,這會導致你在主業和副業上都沒有足夠的優勢積累(都是小白入門級),除非主業只是你的臨時過渡,副業才是你真正的重點。
《Linkedin:2018職場人轉折點報告》中也專門指出:對于職場人來說,想要把握住人生的轉折點,最該做的不是堅持副業,而是學習和尋求本職工作上的挑戰。
-02-
強化可遷移能力
YouCore的私教同學中,人數最多的年齡段也是27歲到35歲。
促使他們尋求私教幫助的主要動機是兩個:
有晉升機會了,但自己對晉升新崗位沒自信或沒把握。
剛獲得晉升了,但在新崗位上有強烈的不勝任感。
為何會這樣呢?
問題不在本崗位(或晉升前崗位)的專業經驗上,因為在27歲到35歲期間,能晉升或獲得晉升機會,都肯定在本崗位(或晉升前崗位)上做出了不錯的成績,專業經驗都是沒有問題的。
問題主要在于可遷移能力上。
也就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,在多大程度上將你原有的經驗和技能遷移到新崗位上。
隨著職位晉升,你所負責的業務范圍變大了,需要新掌握的內容也變多了,但留給你適應的時間卻很短,而且職位越高,要求你立馬出結果的時間越短。
如果不能將原有的經驗和技能大范圍地快速遷移到新崗位的話,誰都沒有能力在這么短的時間掌握所有全新的內容,并作出成績。
但換句話說,如果你具備了快速遷移的能力,那么你就不會對晉升不自信或者晉升后有不勝任感了。
那如何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可遷移能力呢?
重點做好下面兩點就可以了:
1、構建好崗位知識體系
27歲到35歲期間,相較于剛進職場的小白,我們已經積累了相當程度的專業經驗、管理經驗以及各種溝通協調的技能,而且這些經驗和技能70%都是可以遷移使用的。
但可惜的是,我們絕大數人的經驗都是零零散散地存放于大腦和各種電子檔里,一些深層次的經驗如果碰不到觸發環境,壓根就想不起來。
這就導致做晉升準備時,感覺自己很有經驗,但要認真講的時候卻又發現拿不出什么有價值的內容出來。
也會導致晉升后,本沒必要學習的內容又浪費時間學了一遍,讓本就捉襟見肘的時間和精力更為緊張了。
因此,我們需要構建自己本崗位的知識體系,按素質(如習慣、性格等)、能力(如思維、表達、團隊管理等)、技能(如Office、時間管理、銷售等)、知識(如行業知識、業務知識、產品知識等)做好分門別類,日常工作時就將自己的各種經驗、心得有序地填充在這個知識體系里。
這樣無論是晉升面試還是晉升后開展工作,你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化地復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,也就更從容不迫了。
2、提煉更高層次的規律
我們有一位36歲的財務經理來尋求私教的幫助,他面臨的問題是:
公司有財務總監的崗位空缺,他在公司的時間足夠長,各種財務崗也都輪過了,財務的專業經驗完全沒問題,但老板就是連續兩任財務總監從外面請,而沒提升他。
原因是老板說他的高度不夠,視野局限于部門的管理,不能從股東和領導角度考慮問題。
他遇到的就是除知識體系外,另一個影響遷移能力的障礙:從經驗里提煉的規律高度不夠。
因此,我們要嘗試從自己的經驗中提煉出更高層次的規律。
比如,從100萬要上報董事長審批,到改成1個億才要上報董事長審批,從這件小事里提煉的規律不能只是如何調整財務報銷流程,而是要能提煉出為何集團總部要放松財權的控制。
規律提煉的層次越高,你未來的職位就越高。
-03-
放大人脈的力量
我在事務所工作時,有個同事,人稱“百寶箱”。
為什么會有這個稱號呢?
那是因為我們在做咨詢時,無論要什么樣的資料參考,只要去跟她要,保管就有。
她能做到的原因也很簡單,因為她平時愛幫人,人也熱情,只要她能幫得上忙的事,她從不推脫,這么一來二往她熟悉的人就多了,我們跟她要的資料,她去找幫過的人要下就有了。
我自己也給她提供過我手上的資料,而且還給得挺樂意的——別人都幫你找過3、4次資料了,你回報一次也是應該的。
她的專業咨詢能力不是所里最強的,但憑借這個“百寶箱”的功能,她是所里最快升到合伙人的。
我這位前同事火箭般的晉升速度,就來自于她對人脈力量的放大。
27歲到35歲的人,相較于剛入職場的小白,除了有經驗、資金的積累,更大的一個人生財富是認識了更多對自己可能會有幫助的人。
這些人的重要性,對27歲到35歲的人來講,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。
原因有兩點:
1、這是完成任務的必要資源
剛入職場處于最低的執行層時,我們所接手的任務,完全可以靠自己單打獨斗完成。
但到了27歲以后,隨著職位的晉升,我們所接手的任務越來越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,不得不依靠各種人脈資源來幫忙。
比如,一個大企業的區域銷售經理,如果沒有足夠的人脈資源,基本是沒有可能完成自己的銷售任務的,甚至可能連10%的銷售額都達不到。
2、這是更高職位晉升的助推器
職場的職位是典型的金字塔型,越往上的職位就越少。
中低層的崗位還可以靠個人的能力獲得晉升,但各種高級的崗位如果遇不到一個愿意提攜你的貴人,機會就很渺茫了。
《Linkedin:2018職場人轉折點報告》通過對所有受訪者的調查,也發現:三十歲之后,職場最大的轉折點就在于是否遇到了貴人(伯樂)。
人脈的力量如此巨大,我們在27歲到35歲期間應該怎么做,才能更好地放大這個力量呢?
核心的方法就是兩個:
1、多幫別人
人脈的本質就是價值的交換,因此你要先樂于助人,先為別人提供價值,這樣將來找別人求助時,才更有可能得到回報,就像我事務所的這位同事一樣,人人都愿意幫她。
當然,在幫人時一定要注意承諾的兌現,也就是要言出必行,這樣才能真正建立信任,否則你只要失信幾次,幫人不但毫無價值,反而會適得其反。
因此,務必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幫人和承諾。
2、主動結交有幫助的人
27歲到35歲期間,跟更年輕的時候相比,你會接觸到更多優秀或有更高地位的人。
一般情況下,比你出色的人很少會主動跟你結交,因此你不能只是被動地等,要自己去主動結交這些會對你有幫助的人。
只要做到了以上兩點,你的人脈就差不到哪兒去了。
一般人的職場都是在22歲或25歲時開啟,理論上各個年齡段你都可能碰到自己的職場轉折點。
但通過數量龐大的樣本分析來看,我們絕大多數人的職場機會就出現在27歲到35歲之間,特別是30歲到35歲之間。
錯過了這個職場黃金時期,我們再想實現職場逆襲,難度就高了很多、概率也低了很多。
因此,如果你現在正好處于這個年齡區間,就請抓住這個難得的時間窗口,擴大你的差異化優勢、強化你的可遷移能力、放大你人脈的力量,只要做到了這三點,你35歲后的職場一定會更精彩。